建机制 强管理 求实效 切实提高政府投资项目落地效率
恩施州巴东县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政府投资项目落地效率,在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上迈出坚实步伐,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重大投资项目执行投委会审议机制以来,不定期召开投委会共计审议116个事项,其中:新增项目43个,涉及总投资46680.08万元;可研11个,涉及总投资130100.13万元;初步设计、建设方案、概算调整、施工图设计合计62个,涉及总投资480888.24万元。2025年提交审议年度亿元以上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共89个。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为切实加强全县项目建设,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深入推进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实施,完善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巴东县成立项目投资管理委员会。投委会主任由县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常务副县长兼任,副主任由副县长兼任。成员为县政府办公室、发改、财政、审计、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林业、水利、招商服务中心、科经、住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卫健、教育、文旅、区域合作中心、城发集团、弘发集团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投委会下设办公室在发改局办公,承担投委会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发改局长兼任。严格执行投委会议事规则,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整增补投委会成员,充分发挥投委会职能,项目谋划精准、论证充分、专业人才充足以确保项目审核实质见效,防范低效无效投资。
压实责任分工明确。投委会全面统筹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工作,负责投资项目决策、调度、协调,有效节约和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绩效。重点从项目的三个阶段着手:一是强化项目前期管理。审议年度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计划及增补项目,分类建立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项目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督促指导行业主管及招商部门组织项目建议书和社会投资项目策划书(表)编制,分析拟建项目用地供给、资金来源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作为目录库转储备库及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评审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重点审查初步设计是否合理、有无漏项和超标等现象,造价是否合理、概算是否可控,确保初步设计科学合理,为批复提供依据。二是推动项目建设管理。协调目录库转储备库和实施库的总量和结构必要性论证、要素承载力论证、项目选址论证、财力论证等工作,调度各乡镇、各部门投资项目“三库”进展情况,推动提升“三库”转化率;协调解决投资项目前期、项目建设、项目结(决)算等项目运营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分析并解决系统内“红、黄”灯项目进度滞后问题,推动项目按时开工、竣工、结算、决算;审议上年度各乡镇、各部门储备库转实施库、实施库项目投资规模等情况形成报告。三是完善项目绩效评价。调度项目、行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审议年度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报告,分析年度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下年度工作建议;审议奖惩考评方案和考评结果。
运行机制日臻完善。通过加强关键环节的管控,重点完善三项制度:一是集体决策制。投委会原则上每月召开1次项目审查会,视情况由投委会办公室提请增加召开次数。投委会办公室根据各乡镇、各部门提请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项目评审需要,确定上会议题,根据投委会决策推进相关工作。其中政府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由投委会主任主持召开审查会议,或由投委会主任委托常务副主任或其他副主任召开审查会议;政府投资500 万元以下项目由投委会主任授权投委会办公室召开审查会议,审查结果报投委会备案。社会投资项目由投委会办公室审定,报投委会备案。二是目标责任制。各乡镇、各部门按要求向投委会办公室提交上会讨论议题,落实投委会工作要求,加强本领域投资项目管理,按照职责分工按序时进度推进投资项目论证、审批、建设、结算、决算、评价等工作,确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三是督办通报制。投委会办公室通过投资项目绩效综合平台对各部门投资项目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催办和综合反馈,并定期通报督办相关工作落实情况。
决策水平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的核心环节,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提升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巴东县高度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尤其注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把握可行性研究的重点、防控项目建设实施风险,通过审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委会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严格审查项目初步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符合技术规范和地方发展需求,切实提升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和投资决策的质量,确保项目具备实施条件,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成效极大优化。通过审议的项目直接报发改部门审批,极大缩短了项目从申报到落地的时间,提升了整体效率,为业主单位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在初步设计、概算调整、建设方案、施工图设计审议中,投委会注重成本效益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投委会在审议过程中加强了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多方协作,通过逐步完善多方协作机制,确保设计方案更贴合实际需求,减少了实施阶段的调整和返工,进一步控制和优化了政府投资项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