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动态>>发改要闻

【“提升支点意识 争当实干先锋”】

——以政务服务现代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3-13 11:15 来源:州发改委审批科 作者:李琴


2月5日,全省“新春第一会”打响了加快建成支点的发令枪。州政务服务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彰显担当作为,必须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和主动靠前的服务意识,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政务服务现代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有效路径。

在增强全局观念中强化效率意识

加快建成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战略使命和政治责任。深刻感悟“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所承载的党和国家的重托,坚定信心汇聚支点建设的力量,凝心聚力实现支点建设的目标。2025年已时不我待,我们跟随全省发展进入跨越赶超关键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内生动力迸发期、枢纽地位重塑期、干事创业黄金期。深刻理解“五期叠加”,我们要正确认识大局,凡事站高一阶、跳出局限,坚持以全球视野和全局站位深度谋划,强化支点建设的责任担当,多维研判形势、精准有效施策。要自觉服从大局,主动对标对表,坚持“走一步、 看两步、想三步”,主动纵深布局,坚持以创新的思维、用改革的办法、靠务实的作风,清单化、项目化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形成加快建成支点的强大合力。

在升级“操作系统”中强化能力意识

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创造”的认知升级,政务人的个体能力提升和执行力强化不是简单“打补丁”,其本质是“系统重装”,是操作系统的升级,需要实现认知升级、能力再造、价值认同的三重转变。

首先,从“办事员”转向“治理参与者”,理解每项业务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关联。要训练终局思维,在办理业务时自问:“如果我是企业主,最希望政府提供什么增值服务?”例如提出在企业开办包中增加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要训练杠杆思维,寻找“小切口撬动大改变”的机会点,例如推动部门建立电子档案共享机制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多便利。要训练迭代思维,对服务流程进行“版本管理”:记录每次优化内容(如V1.0版企业开办时限3天→V2.0版1天),形成可视化改进轨迹。要训练跨界思维,学习商业领域服务模式(如银行VIP客户经理制),设计重点企业“政务服务管家”方案,提供定制化代办服务。

其次,从“单一技能”到“数字+法治+服务”复合能力,适应智慧政务新需求。通过跨部门业务通学、数字化工具实操等进行专业化技能培训;通过压力测试演练、跨区域跟岗学习等参与实战化场景练兵;通过建立服务礼仪标准、复杂事项拆解标准流程等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标准化规范服务;通过建立一线人员直报反馈通道、跨部门协作等建设协同化改革机制。

第三,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从任务要求转化为职业信仰。在容错纠错、激励机制、组织文化浸润、职业发展中增强职业认同感,练就善作善成的硬本领。

在强化协同服务中强化为民意识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导向。支点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加快建成支点,必须强化为民意识,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开展“局长进窗口”体验群众办事流程,发现并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二是数字化改革的创新导向。培养数据思维,搭载功能AI技术,整合部门政策信息、职能清单及历史数据,构建统一数据池;精准识别群众需求,推动从“被动应答”到“主动预判”升级。

三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责任导向。定期分析“包容审慎监管”案例明确执法尺度与服务边界,分析自身岗位的廉政风险点(如证照审批自由裁量权),自查权力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四是打破部门本位思维的协作导向。加快建成支点,能级跨越、科创引领、产业倍增、枢纽提能、美丽湖北、文化创新、区域联动,每一项战略对应的每一个能力,都需要项目林立和重点项目鼎立,重点项目就是发动机、助推器。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是检验能力作风的“阅兵场”和考验担当作为的“试金石”。项目建设包括全周期管理、全天候服务、全要素对接、全过程合作,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以求之、胼手胝足以赴之、殚精竭虑以成之,必须坚定“题题必解”的信心,拿出“题题优解”的思路,服务项目建设跑起来,推动经济发展强起来。

强化支点意识,凝聚团结奋进的向心力。唯有将个人成长与改革进程深度绑定,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持续迭代认知,才能实现从“工具型执行者”到“价值型创造者”的质变。以“服务型政府”理念为内核,构建“高效、精准、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体系,为恩施抬升整体发展标杆,打造武陵山区政务服务高地提供人力支撑,为湖北建成中部战略支点提供“恩施样本”注入个体动能。